1.中國夢:國家富強、民族振興、人民幸福,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。
2.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:
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——富強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諧、
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——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、
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——愛國、敬業、誠信、友善
3.志愿服務精神:奉獻 友愛 互助 進步
4.志愿服務理念:學習雷鋒? 奉獻他人 ?提升自己?
5.志愿服務內容:關愛他人? 關愛社會? 關愛自然?
6.志愿服務“四大特征”:志愿性、無償性、公益性、組織性
7.“學雷鋒紀念日”是每年的3月5日。
8.五大發展理念: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
9.“四個全面”戰略布局的內涵: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全面深化改革、全面依法治國、全面從嚴治黨
10.公民基本道德規范:愛國守法、明禮誠信、團結友善、勤儉自強、敬業奉獻
11.中國公民文明旅游公約:重安全,講禮儀;不喧嘩,杜陋習;守良習,明事理;愛環境,護古跡;文明行,最得體。
12.襄陽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理念是:堅持“以人為本、創建為民、共建共享”
13.襄陽城市精神人文理念:精進致遠 包容大氣 創新創造 法治誠信 勤勉務實
14.襄陽市市民文明公約
十要 十不
要愛國愛家,要遵紀守法, 不隨地吐痰,不亂貼亂畫,
要敬業奉獻,要誠實守信, 不亂扔亂倒,不亂堆亂放,
要勤儉自強,要孝老愛親, 不違反交規,不損壞公物,
要和諧友善,要助人為樂, 不奢侈浪費,不污言穢語,
要見義勇為,要保護環境。 不涉黃涉賭,不相信迷信。
15.創建文明校園“六個好”:
領導班子建設好 思想政治教育好 活動陣地好
教師隊伍好 校園文化好 校園環境好
16.襄陽“文明20條”
(1).不隨地吐痰;
(2).不醉酒鬧事;
(3).不躺臥公園長椅;
(4).不隨處張貼小廣告;
(5).不穿睡衣睡褲上街;
(6).垃圾分類不亂扔;
(7).餐后打包,不鋪張浪費;
(8).不傳播小段子,不散布謠言;
(9).愛護公物,不亂刻亂畫;
(10).愛護綠化,不摘枇杷,不搖桂花;
(11).不當眾剔牙,咳嗽、打噴嚏要遮掩;
(12).遛寵物要牽繩,及時清理寵物糞便;
(13).公共場所不吸煙;
(14).公共場所排隊有序;
(15).公共場所打陀螺不得影響他人;
(16).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、不講臟話;
(17).過馬路走斑馬線,不闖紅燈,不翻護欄;
(18).公交車上不搶座,主動給有需要的人讓座;
(19).開車不打手機、不吸煙,不向車窗外拋灑物品;
(20).文明行車,開車不加塞、不逆行、不亂開遠光燈、不隨意鳴喇叭。
17.未成年人的“10個好習慣”
熱愛祖國,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;
文明禮貌,微笑待人;
學會尊重,耐心聽他人說話;
保護隱私,別人的東西不亂動;
利人利己,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;
誠實守信,說了就要努力做;
待人友善,觀看比賽文明喝彩;
遵守規則,上下樓梯靠右行;
勤奮自強,天天鍛煉身體;
環保衛生,干干凈凈迎接每一天。
18.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“三結合”教育體系指的是:社會教育、學校教育、家庭教育三者相互結合。
19.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要遵循哪幾項原則?
答:四項原則是:(1)堅持與培育“四有”新人的目標相一致、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、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、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原則;(2)堅持貼近實際、貼近生活、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;(3)堅持知與行相統一的原則;(4)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的原則。
20.什么是全國文明城市?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目的是什么?
答:全國文明城市是經濟建設、政治建設、文化建設、社會建設、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面發展,精神文明建設成績顯著,市民文化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,是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排頭兵。
21.為什么要創建文明城市?
答:文明城市是城市物質文明、政治文明、精神文明與社會文明四個文明建設綜合性的最高榮譽稱號,是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和最重要的城市品牌。由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,每3年評選表彰一次。
22.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個怎么樣的榮譽稱號?
答:全國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,是一座城市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和最重要的品牌。
23.創建文明城市的目標是提高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。
24.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市民有哪些要求?
答:市民要關注要知曉;市民言行要文明,人際關系要和諧;市民要廣泛參與文明城市創建活動。
25.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需要市民哪些方面的支持?
答:了解參與和支持文明城市創建活動,做到言行文明,美化城市環境和秩序,促進人際關系和諧。
26.《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》的主要內容有:創建文明城市需要努力營造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、民主公正的法制環境、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、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、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、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、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、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。
27.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要求,社區居委會、居民代表共同商討社區重大事務,形成社區事務的民主決策、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制度。
28.“講文明樹新風”公益廣告宣傳主題主要包括:宣傳“中國夢”、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、弘揚雷鋒精神、加強誠信教育、培育勤勞節儉觀念、傳承孝道和敬老風尚、倡導文明旅游、宣傳保護生態環境、樹立社會主義法制觀念等。
29.中央文明辦、全國總工會、共青團中央、全國婦聯共同組織開展的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,2年一屆。
30.我國“公民道德宣傳日”是在9月20日。
31.公民應當遵守的社會公德:文明禮貌、助人為樂、愛護公物、保護環境、遵紀守法。
32.公民應當遵守的家庭美德:尊老愛幼、男女平等、夫妻和睦、勤儉持家、鄰里團結。
33.公民應當遵守的職業道德:愛崗敬業、誠實守信、辦事公道、服務群眾、奉獻社會。
34.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包括助人為樂、見義勇為、誠實守信、敬業奉獻和孝老愛親五類。
35.常用的“十字”文明用語包括:你好、請、對不起、謝謝、再見。
36.我市定期發布“紅黑榜”和“老賴名單”,加大誠信建設力度。
37.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經表決,通過《關于烈士紀念日的決定(草案)》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,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中國烈士紀念日。
38.“世界無煙日”是每年5月31日。
39.“四德教育”指的是:社會公德、職業道德、家庭美德、個人品德。
40.“鄰里守望”是關愛他人的一項志愿服務內容,即鄰里之間多增加接觸,多溝通交流,大家互留電話,姓名,地址。相互幫助關心,相互關照,和睦相處,形成“人人為我,我為人人”的良好社區關系,從而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,促進感情溝通交流,增強社區安全感和歸屬感。
41.我國的傳統節日包括:春節、元宵節、清明節、端午節、中秋節、重陽節。
42.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對小區環境的要求包括環境整潔,衛生狀況良好,照明燈完好、無缺失,住宅樓有符合標準的防盜和消防設施等。
43.門前“三包”指什么?
答:各沿街單位負責門前衛生、綠化、秩序。
44.小餐館、美容美發店屬于經營性公共場所,必須證照齊全,亮證經營。證照包括從業人員健康證、經營許可證以及衛生許可證。
45.在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形成的三大創建活動是指:創建文明城市、文明村鎮、文明行業活動。
46.市民是城市的主體,市民素質的高低決定著城市的發展和城市現代化水平。
47.文明旅游要求維護環境衛生、遵守公共秩序、維護生態環境、保護文物古跡、愛惜公共設施、尊重別人全力、講究以禮待人、提倡健康娛樂。
48.“文明交通行動”中要求摒棄的六種主要交通陋習包括:機動車隨意變更車道、占用應急車道、開車打手機、不系安全帶、駕乘摩托車不戴頭盔、行人跨越隔離設施。
49.文明乘車要求在站臺或指定地點依次乘車,等車停穩后,前上后下,不帶危險品上車。
50.文明行走要求按照交通指示燈和標志、標線行走,多人并行應主動避讓他人。
51.當陌生人問路時,我們應該友善對待,耐心熱情指路。
52.當別人遇到危險,需要幫助時,正確的態度是見義勇為或尋求其他援助(如打110等)。
53.文明養犬要求及時給狗辦證、定期給愛犬種疫苗,遛狗拴狗繩、及時處理寵物糞便。
54.增進鄰里和諧要求裝修房子、使用音響等,不影響鄰居休息,住在高層居民不隨意向窗外丟棄雜物,保持樓道等公共場所整潔,不亂堆亂放。
55.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要求中小學校園周邊200米內無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、電子游戲經營場所、歌舞廳等娛樂場所,無非法行醫或以人流、性病治療業務為主的診所,無恐怖、迷信、低俗、色情的玩具、文具和出版物銷售。
56.文明上網要求不瀏覽不良信息、不侮辱欺詐他人、不隨意約會網友、不破壞網絡秩序。
57.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要求所有的網吧必須實行成年人上網實名制,并設有明顯的“未成年人不得入內”標志。
58.博物館、圖書館、紀念館、科技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應免費開放。
59.法制宣傳教育“六進”指的是“進機關、進鄉村、進社區、進學校、進企業、進單位。
60.公務員禁止事項包括:上班不串崗,不在室內、樓道追逐打鬧、喧嘩,工作時間不玩電腦游戲、上網聊天、打牌、下棋及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;不得以權謀私,假公濟私,貪贓枉法,不準借辦事之機吃拿卡要;工作中不得出現“門難進、臉難看、事難辦”的官衙習氣,不準對辦事群眾敷衍搪塞說“我不知道、不清楚、不歸我管”之類的話;工作日午間、任何場所不得酗酒,酒后不得駕車;不做與國家公務員身份不相稱的行為。
61.中宣部等10部委從1997年開始正式實施送文化、科技、衛生“三下鄉”活動。
62.市民應遵守的公共場所道德有哪些?
答:在廣場、商業大街、火車站、公園等公共場所不亂扔雜物、不隨地吐痰、不損壞花木、不吵架斗毆;在禁煙場所不吸煙;在影劇院、圖書館、紀念館、博物館、會場等場所不大聲喧嘩、嬉鬧,使用手機等通信工具不影響他人。
63.市民保護生活居住區周圍環境應該做到:不亂倒垃圾、污物,不亂堆亂放物品;大力種植花草樹木,愛護生活區的各種樹木、花卉、草坪;不排放各種有害、有毒物質,保持空氣清新。
64.什么是“文明餐桌”?文明餐桌行動的要求有哪些?
答:文明餐桌就是不剩飯、不剩菜,吃不完打包。要求是:節儉用餐、安全用餐、衛生用餐和文明用餐,做到“文明用餐、節儉惜?!薄俺珜Ч澕s、不剩飯菜”“合理點餐、抵制浪費”;餐飲單位要求做到不提供低劣變質食品、主動提醒適量點餐用餐、免費提供環保打包餐盒等多項服務。
65.公民國內旅游文明行為公約包括哪些內容?
答:維護環境衛生、遵守公共秩序、保護生態環境、保護文物古跡、愛惜公共設施、尊重別人權利、講究以禮待人、提倡健康娛樂。